作者:香農青島數據恢復中心 2008-01-15 01:03
RAID數據丟失通常是由于硬盤故障引起的。在數據恢復完成后,服務器的檢修也是不容忽視的,因為這關系到以后的數據安全。
通常在發生數據損壞的服務器上,都會有1到2塊硬盤損壞。從表面上看,數據損壞的直接因素是一塊硬盤發生故障,但實際上,服務器在連續運行3到5年以上后,硬盤性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劣化,如壞區、磁頭故障、電機故障等。
在成功恢復數據并替換故障硬盤之后,不要以為一切已恢復正常。在重新配置服務器并導入數據之前,對服務器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是非常必要的:
1、除塵。服務器經過多年的運行,機箱內積累了大量的灰塵。用吸塵器或其它的專用除塵設備清除灰塵,可以改善散熱,防止灰塵受潮后造成電路短路以及接觸不良等。
2、更換風扇或注入潤滑油。特別是電源風扇,在長時間的運行后,風扇軸承部的潤滑油會凝結,導致風扇轉速下降、風扇卡住或者燒毀,電源如果沒有良好的散熱,也會燒毀。只需簡單的更換風扇或重新注入潤滑油就可以修復。
3、對所有硬盤進行全面的讀、寫測試。硬盤在長時間的運行后磁盤表面性能會下降,最薄弱的部分會最先出現壞扇區。對所有的硬盤進行全面的讀、寫測試,如果發現有壞扇區,就使用SCSI指令進行低級格式化,可以將壞扇區添加到硬盤內部的缺陷列表中。如果預算足夠的話,就更換所有的硬盤。
4、重新配置RAID,選擇合適的陣列算法,并做好詳細的記錄。這樣在發生故障時就可以快速的修復故障。如果更換硬盤后,硬盤的容量不同,那么創建的邏輯盤要小于物理硬盤的容量。
5、安裝RAID驅動時,如果驅動軟盤已損壞,可以使用引導光盤引導安裝;或者將驅動復制到硬盤上。